相关推荐
我和我的南大 | 朱国荣教授:与共和国同呼吸的学术追梦人
2024-11-10 21:23

我和我的南大 | 朱国荣教授:与共和国同呼吸的学术追梦人

编者按

所谓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老教授们数十载执教于南大,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坚持特色、争创一流,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为南大建设鞠躬尽瘁。春风化桃李,百廿正芳华。正是因为一代代南大人的接续奋斗,才积淀和成就了百廿南大的厚重底蕴与精神魅力。

在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在各院系支持下,校团委特别推出“我和我的南大”专栏,通过寻访各院系推荐的老教授,与大家一起从老教授的南大故事中回望岁月的深沉,感受精神的力量,传承不同时代中南大青年的情怀与担当。

朱国荣,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3-1977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曾任江苏省地质学会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4年退休。曾连续多年获评南京大学招生先进个人,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改革一等奖1次,南京大学教学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1次。作为南京大学“985二期工程”的"国际化地学人才培养及贝加尔现场教学基地建设"教学改革项目负责人,自2006年起担任南京大学贝加尔综合科学考察团团长,积极开展思想引领教育,号召带着国旗去科考,在野外升国旗唱国歌。

01

年少经历

厚积薄发谱写青春华章

朱国荣出生在1950年,正是五星红旗初升的年代,他的青春岁月,就如同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般,虽然稚嫩,但永远向阳,蕴含着未来的无限种可能。年少时,家乡人民对人民子弟兵的爱戴之情在朱国荣的心里埋下了爱国的种子。中学时代,他作为第一批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来到福建省漳浦县红三团的根据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使他的内心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

在上山下乡期间,朱国荣兼顾文艺宣传工作和县里的水利建设,既担任会战指挥部的播音员,又担任测量员。1970年,由于表现优异,朱国荣被派往福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队,成为一名寻找地下水的钻探工人,主要工作是解决福建沿海驻军的用水问题。在那里,朱国荣受到三名同行大学生深深的影响,其中一位来自北京大学地质系的大哥将自己的课本寄给了他,由此,朱国荣对水文地质专业慢慢产生了憧憬。那段在地质队工作的时光是他后来坚持学习这个专业的奠基石,也是他从事水文地质事业的坚实支柱。

02

办活动,进大山

在南京大学的求学岁月

朱国荣来南大求学的道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他出身在一个普通家庭,父亲起初因为经济拮据而反对供他读大学,但朱国荣对于知识的渴求并没有因为贫穷而减弱,在母亲的支持下,朱国荣最终得以进入南京大学深造。

在生活上,朱国荣坚守着艰苦朴素的作风。进入大学之后,他深知父母的不易,靠着开学时带来的163块钱和助学金度过了四年的大学时光。在学业上,朱国荣一向勤勉。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在完成早操之后,他就以冲锋的态势飞奔向食堂,等食堂大门打开的霎那便冲进去,只为了争取排在前头。早饭后他又将进行“第二次冲锋”,一是抢占教室前排的座位,二是抢占晚自修的座位。

即便如此,朱国荣总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他的QQ昵称是“开心果”,座右铭是“痛苦的日子乐着过,天天快乐;快乐的日子苦着过,天天痛苦。何不享受每一天?”问及为什么会选取这句话,他这样说到:“今天的大学生,大部分同学是无忧无虑的,可能也有个别同学存在和我类似的困难,我想把我的自勉送给他们——无论你们碰到什么困难,都要乐观面对,因为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每天都得过。

朱国荣对学生工作总是尽职尽责。在地质队的三年工作时间,朱国荣通过自学大学课程,为进入南京大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于是他在课业之余有大把的时间参加学生会的工作。朱国荣曾是学生会的文艺部部长,他总能带领同学们在汇演比赛中拔得头筹。有一年清明,朱国荣组织同学给周总理献花圈,他别出心裁地想到,让每个女生做三朵小花,用红黄的颜色铺一个国旗,非常醒目。这表示南大学子勇敢地反对四人帮,同时寄托着对周总理的哀思,体现了南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他同时还担任南京文工团组建初期的副团长,春节时,文工团来到苏北地区的江都县“和贫下中农过一个春节”,虽然桌上只有四个素菜,不见荤腥,但朱国荣和他的同学依旧朝气蓬勃,与大家一起过了一个热闹的春节。

1975年春节带领学校文工团去江苏江都邵伯慰问演出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朱国荣的科研之路充满收获。大学三年级,朱国荣和同学们来到湖北京山县进行专业实训,绘制水源调查图帮助居民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调研时的生活十分艰苦,地质队成员被安排在最困难的贫下中农家吃饭,即便是最艰辛的条件,朱国荣也能坚持钻研,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此期间,小组成员共同协作,对山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根据既有的路线记录水文地质现象,短短一个月时间就绘制出一份具有参考意义的完整地质图,一幅图是570平方公里,500米一条线,250米一个点,这份地质图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政府根据它打水井、对现有的泉进行开发利用,真真正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大学刚毕业受命建设地下水模拟实验室,这是第二阶段的R-C网络模拟实验装置

03

贝加尔湖畔每日升起的红旗

用科研向祖国表白

2005年,南京大学将国际化人才培养纳入视野,在这一年夏天,朱教授受命去俄罗斯贝加尔湖参加教学观摩,同时访问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2006年暑假,中俄大学生贝加尔湖联合科考活动拉开帷幕,40名品学兼优的本科生肩负着“为祖国争光,为南大添彩”的重任走出国门,朱教授应邀担任科考团中方团长,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副校长洛芭茨卡娅院士亲任俄方团长。朱教授创造性地利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地质调查研究所废弃的营地改装成教学基地,每年暑假都接受来自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学生到那里开展教学。

初见贝加尔湖的师生

贝加尔湖是全世界自然科学家公认的天然自然科学实验室,在那里存在着三千多种动植物,分布有从西伯利亚高原向东亚地区的风暴运移通道,更是地质学家眼中“打开地壳的金钥匙”,教科书式的高原地貌景观和冰川地貌景观,存在着大量待解的谜团,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实践教学场所,也是我校“增进学科交叉,扩大科学视野,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理想“教室”。因此,贝加尔湖科考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

海鸥基地

朱教授与同学们在海鸥基地的码头

贝加尔湖科考生活是艰苦而充实的。早晨迎着寒风踏着露水,中午顶着烈日努力工作,傍晚告别荒野中的荆棘,脚步沉重,是科考队员的生活常态。

朱教授与同学们在安加拉河

朱教授带领科研团队的宗旨就是全体师生必须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从团队第一天踏上俄罗斯土地起,科考团队坚持每天八点迎着朝阳举行升国旗仪式。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歌威震云霄,队员心潮澎湃,眼里饱含泪水。团队内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强调这里是南京大学课堂的延伸,队员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此外,科研团队也必须遵守俄罗斯的法律、尊重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习俗,始终铭记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祖国的形象。在科考之余,朱教授与当地友好而热情的俄罗斯人民结下友谊,科考团队常常被邀请去家中做客。师生们真诚的付出换来了俄罗斯人民高度的赞扬和信任。年近80的俄方团长洛芭茨卡娅院士每天一步不落地陪伴科考团队翻山越岭,她永远走在队伍的最前头,细心呵护每一位同学和老师。她尤其喜欢南京大学的学生,特别是同学们的钻研精神,不时会冒出“这才是大学生”的赞叹。

科考期间的升旗仪式

04

为师之道

治学岁月中的一盏明灯

朱教授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1999年开始,他领衔学院的“区域地质测量实习”课程,组织团队10位老师利用建设经费,开展数字测量方法研究。朱教授带领着一批快要毕业的本科生,在野外不断完善研究,最终写出了一个程序“野外数字填图”。由于地质部所推广的由武汉地质大学推出的程序价格高昂,朱教授坚持使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将编写的程序应用到这门课程中。后来获得江苏省教学改革一等奖、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表彰,这个项目也培养出了一批编程高手。

朱教授认为,学生可塑性很强,但需要给他们实践的机会。他在带研究生时,要求每个人都要带一个科研项目,项目内容和经费使用由学生全权负责,这既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帮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每年导师生日,学生们都会送去蛋糕和鲜花以表感恩和关怀之情,朱教授常笑着说,“我感谢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朱教授一直致力于向社会宣传南京大学,并尽自己所能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或许正是因为自己幼年时经历过苦难,才能更加感同身受。小学三年级的暑假,朱国荣险些因家里贫穷而辍学。10岁的他为了继续读书第一次远离家庭到一个农场去当临时农工。一个暑假扣掉自己的吃喝,结余了2.7元。开学时他带着这笔钱,学费交了2.4元,剩下3角钱留作买铅笔橡皮。当时的班主任吴老师了解朱国荣的困难处境之后,每学期都会替他交学费,进入初中后,班主任陈老师接过吴老师的接力棒,一直资助他直到初中毕业。朱教授一直感恩于老师们在他的求学之路上的帮助与鼓励,所以他希望能延续恩师们的精神,尽心尽力帮助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达成理想,完成学业。2011年春天,朱教授以福建籍学者的身份应邀陪同洪银兴书记到福州接受曹德旺先生给南京大学的捐款,洪书记提出希望他能帮助学校招收更多优秀的福建考生到南大深造。朱教授欣然应允,热心参与招生工作,即使是成绩不够南大录取线的学生,他也会耐心给他们建议。

朱教授在福建漳州实验中学最佳生源基地授牌仪式上致辞

朱教授到福建师大附中做讲座

朱教授到福建永春一中做讲座

对朱教授来说,参加福建招生工作是双赢的:“从南大层面,我选拔优秀学生来深造;从家乡角度,我帮助有条件的学子接受最好的本科教育。”他秉着一颗真诚为学生着想的心,也让南大被更多人所知。

大地之光探天涯,时代重任地质人。朱教授在红旗下成长,与大山为伴,与戈壁为友。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朱教授不辞艰辛、不计名利,把青春交付于科研事业,将以身许国的报国之志融入伟大事业。甘当“孺子牛”,以“无我”精神奋斗和坚守,正是我们作为青年学子应当传承和发扬的品格与气质。

受访嘉宾|朱国荣

鸣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来编辑部

鸣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采访|吴一诺、蒋慧伶

音频|石怡婧

美编 | 陈觅衡

责编 | 陈觅衡、赵依然、于怡然、柳体洲、吴馨怡、孙可鑫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我和我的南大 | 朱国荣教授:与共和国同呼吸的学术追梦人】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ktsh.xhstdz.com/quote/66361.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ktsh.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